- A+
根据一项2期研究结果,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普纳替尼(Iclusig)医治大部分新诊疗断定慢性期CML的患病者能够产生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然而这个药品血管的不良反应风险表明应首先考虑用其它药品进行一线医治。由休斯顿医科学博士Jorge Cortes领导的安德森恶性肿瘤中心的研究作者写道,25%-30%的患病者通过各种机制对一线TKI治疗方法耐受药物。“因此,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病者预后,并且能够避免或者预先防范TKI耐受药物。”普纳替尼(Iclusig)是一种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不仅仅抑制了BCR-ABL1激酶的活性,而且药品安全特性也成为了一种隐患。
这项新试验是一项单臂,2期试验,试验纳入初期(<6个月)诊疗断定为慢性期CML患病者。中位年龄是48岁,并且57%的患病者是男性。43名患病者初始剂量为45毫克/d,但由于药品耐受问题和2013年10月6日由于血管一并发生的不良症状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警告,普纳替尼(Iclusig)剂量被降至30毫克/d或者15毫克/d。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The Lancet Haematology》杂志上。共有46名可评估的患病者,并且第6个月时其中43名(94%)高达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在12个月时,26/27(96%)名患病者高达CCyR;在18个月时,20/21(95%)名患病者高达CCyR。在6个月时,83%的患病者发生了主要分子学缓解。在2014年6月,由于血管栓塞和普纳替尼(Iclusig)有关,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建议试验被提前终止。然而,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毒性(69%)和脂肪酶水平上升(63%)。
心血管事件,主要是高血压发生在25名(49%)患病者中。29%的患病者发生了3-4级骨髓抑制。3名患病者发生了血管闭塞性疾病。1名患病者发生了3级心肌梗死。整体来说,85%的患病者需要中断医治,88%的患病者需要减少剂量。研究人员推测帕纳替尼对多靶点的影响可能会加剧内皮功能紊乱,并且可能会使患病者发生血管栓塞事件。然而,其他药品的毒性发生率较低,使得研究者对这一治疗方法产生疑问。研究者总结到,目前,药品用于其它情况的医治剂量方面,其安全特性可能不适合用于有其它高效医治方案的患病者。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检查,减少首次剂量、积极控制高血压或者进行其他干预,是否使普纳替尼(Iclusig)治疗效果更好。对于目前来说,普纳替尼(Iclusig)应该被用于医治其它治疗方法医治失败的患病者。
注:Iclusig是普纳替尼的商品名
经济寻药 助力生命! 肿瘤 药物选购的海外价钱、进口清关政策、费用好多钱等问题,敬请咨询本站客服微信:yaodaoyaofang ,获取最新行情。tumour/
